成长之路丨优秀校友方星返校分享“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”
作者:杨一帆 陈俞好 时间:2025-11-11 点击数:
11月10日晚,我院“成长之路”校友分享会第十三场在九号楼557报告厅顺利举行。80级优秀校友、中学物理特级教师方星应邀重返母校,围绕“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”这一主题,与在场师生分享了自己多年于教学与实践中获得的思考与成果。

方星围绕“创新精神如何落地”展开深度分享。他谈到,创新始于“见多识广”,源于对问题的敏感与兴趣,同时需要“情趣视野”与“联想迁移”的能力。他还结合“90后高职毕业生在清华任教”的真实案例,生动阐释了“技能”在现代职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,指出“有知识”与“有技能”是两个不同维度的能力,现代教育正加速从“知识传授”向“知识+技能”的融合培养模式转型。
针对在工作创新中“不知做什么、怎样做、做得好坏”的普遍困境,方星结合多年教学与实践经验,总结出“工作创新三定律”:内容上,于各行业“Bug”中用心发现突破口;方法上,坚持不断尝试多元路径;结果上,树立高标准对标工作成果。基于这三大定律,方星以自身中学物理教学创新实践经验为例,从“做什么—怎么做—做得怎么样”三个层次展开系统阐述。在“做什么”层面,他围绕课堂教学、科技活动与校园文化三大维度展开分享,用改进传统教学实验、鼓励学生亲自参与科学实验和自制校园吉祥物等实例,指出创新实践的可行方向。在“怎么做”层面,他构建了“自己做—学生做—外协做”的阶梯式实践路径。在“做得怎么样”的自我评价环节,方星展示了多件原创教具,包括分子力模拟演示器、校园管风琴、红外寻的演示枪等,提出“简单巧妙、动态趣味、精确度高”的创新标准。
活动尾声,方星鼓励同学们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融入更广阔的领域,以持之以恒的坚守态度不断积累,在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的同时,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。
互动环节中,方星耐心解答同学们的提问。对于“如何培养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”,他鼓励大家要善于从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发掘问题,始终保持对现象的敏感与好奇;在实践中勇于试错、敢于突破,珍视从失败中汲取的经验;同时他建议同学们从简单可行的事件入手,逐步积累,让创新逐渐成为一种思维习惯。

整场分享会气氛热烈,方星以幽默风趣的表达、扎实丰硕的实践成果和清晰严谨的逻辑脉络,深深吸引了在场师生。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,不仅拓宽了视野,也激发了对物理教学与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。


华大物院党委融媒体中心
华大物院团委宣传中心
通讯员|杨一帆
摄 影丨陈俞好
责 编|李博扬
审 校|舒佳欣 王 棣 钟瑷忆 李博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