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学校评选了2024年“科创之星”,全校共10名学生获此殊荣,我院学子方炜成功入选。

方炜与部分挑战杯团队成员合影
方炜,男,共青团员,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2022级推免生,导师王骥副教授。发表SCI论文两篇、中文核心一篇,其中包括中科院二区Top期刊IEEE TVT,获授权发明专利一项;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、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、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“揭榜挂帅”专项赛“擂主奖”。
在科研与竞赛道路上,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成长轨迹。作为研究生,方炜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科研创新道路上积累的一些学习感悟。他认为科研和竞赛是相辅相成、相互促进的。科研能为竞赛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与技术基础,而竞赛则能检验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,并且还能推动科研思维的创新与突破。
在科研方面,方炜认为需要从大量文献的阅读入手,在导师的指导下,通过研读前沿的学术文献,可以清晰地把握学科方向与发展趋势。在此基础上,参与科创竞赛,如挑战杯、数学建模等,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学术界和工业界尚未解决的痛点和难点,还能为我们的科研提供新思路。在科研工作中,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,面对难题也应该勇于尝试,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都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重要支持。
在竞赛的道路上,方炜深刻领悟到团队的高效协作与默契配合是成功的关键。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,可以帮助团队迅速攻克难题。科创竞赛往往需要我们敢想敢做,勇于尝试新方案,探索未知领域。尤其是在像挑战杯这样的比赛中,开放的思维和创新的精神常常能够带来突破。大家通过不断努力与团队协作,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取得了显著提升,也在合作和沟通能力上得到了充分锻炼。每一次的讨论、调整和改进,都是迈向成功的关键。团队成员一起努力拼搏的经历让大家共同收获成长。
方炜的经验分享,体现了个人成长的智慧,也为大家提供了科研创新的路径指南。方炜的故事激励着物院学子以开放的心态和扎实的作风,积极参加科研竞赛,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。
华大物院党委融媒体中心
华大物院团委宣传中心
通讯员|王云平 李瑶珊 龚晓涵
责 编|蒋淳任
审 校|马 英 舒佳欣 刘昕宁